《親子教養》是寵溺,還是愛?

《親子教養》是寵溺,還是愛?

Feb 16,2023LeeNovia

父母學堂線上報名


麗嬰房與耕心文教攜手合作,共同成立【父母學堂】,耗時一年半,精心規劃一套以幼兒心理學為架構的系列課程,由親職專家授課,期望協助每位爸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讓愛成為家與社會的核心力量!

 

《父母學堂》是寵溺,還是愛?

開學之後,黃昏的社區又開始熱鬧了起來;等候安親班老師來接的孩子,在學校圍牆下成群結隊,另一個方向三三兩兩的,則多半是家長親自接送的孩子。就在幾天前行經某國小,恰好碰上放學的時間,也目睹了一幕令人憂心的景象。

 

一個孩子從校門走出來,見到媽媽的直覺反應就是把身上的書包、水壺全丟給媽媽,只留下飲料、零食在手上。看起來應該是中年級卻是高頭大馬的孩子,人悠悠哉哉的和同學邊走邊聊、吃吃喝喝;瘦弱的媽媽緊追上去,還一直問孩子:「會不會餓,還要不要吃什麼?」。

 

「倖豬夯灶、倖子不孝」,無論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俚語存在,可見寵溺孩子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是多數人心知肚明的道理。但因為這個後果要經過許多年才會逐漸浮上台面,成為明顯可見的問題,再加上孩子小時候多半長得可愛,特別是慾望被滿足時所露出的笑容,帶給父母極大的成就感,為人父母在「愛與寵溺」之間很容易拿捏不準。父母親之所以會陷入寵溺的情境,歸根就底就在於「不忍」的心理,並且會以下面兩種方式表現出來:

 

  1. 不規範行為。因為不忍看見孩子的需求與慾望沒辦法馬上得到滿足,因此即使孩子的行為已經侵犯到別人的權益、對別人構成困擾,也不加以規範。譬如:任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當孩子和別人有爭執糾紛時,只要孩子不是吃虧的一方,就放任不管等等。

 

  1. 不要求負責。因為不忍孩子必須付出心力承擔責任,因此即使是孩子已經有能力做的事情,也捨不得要求他自己做。譬如:幫孩子提所有的物品、只要孩子念好書就不必參與任何家務等等。

 

「不忍」原是為人父母必備的條件,譬如因為不忍孩子生病難受,再辛苦也要徹夜照顧,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無論精力或耐心恐怕都會大打折扣。然而,父母必須體認,考量別人的感受,適度約束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人際能力之一,而適度的磨練與挫折更是生命成長必要的養分,因為許多深層的快樂都來自於延宕滿足與克服挫折的歷程。

 

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教養出有能力、有自信、負責任、受歡迎、謙虛快樂的孩子,但如果無法克制「不忍孩子受挫」的衝動,以致於放任或過度保護,最終卻會導致對自己沒信心、對別人不尊重、成就表現低落、人際關係差,諸多父母不樂見的結果。

 

被別人伺候得好好的孩子沒有機會探索、發展自己的能力,長久下來會變成不敢嘗試、對自己沒有信心;以為只要喜歡就可以的孩子,往往理所當然地要別人來配合他,無法尊重別人。缺乏自律的孩子意志薄弱,無法克服內在的困難與障礙,堅定執行自我要求的力量,因此難有亮眼的成就表現;而寵溺所造成的懶散、驕傲、貪得無厭等,恰好都是相當不利於人際關係的性格特質。父母尤其難以想像的是,這樣長大的孩子未必快樂,因為孩子一旦習慣了需求要馬上得到滿足,碰到挫折時就特別容易感到不耐與憤怒。

 

「被溺愛兒童症候群」是廿一世紀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問題,要避免因寵溺造成問題,需要父母適度的抽離,在「不忍」的感性基礎上發展「管理」的理性作為,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管教的兩個基本原則:

 

  1. 在合理的範圍內,要求孩子獨立完成他已經有能力做的事情。

譬如:孩子的學用品過重時,父母可以幫孩子分擔一部份,以免孩子的脊椎受到傷害,但仍須要求孩子自行背負書包、水壺等基本用品,讓孩子清楚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責任,並從獨立完成任務中享受到成就與滿足的快樂。

 

  1. 當孩子的行為對別人構成困擾時,嚴格規範並確實執行。

譬如:孩子可以隨自己的意思,決定如何放置或收拾自己的日常用品,但對於家庭或學校的公用物品,就必須要求孩子嚴格遵守用畢放回原處的規範,以方便下一位使用者。

 

這個年代的孩子得到人類歷史上最豐富的資源、最大量的注意,然而,這些資源究竟是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就要看父母能否做到「愛,而不陷溺」了!

 

【課程推薦】

【父母學堂】線上課程

More articles

評論 (0)

這篇文章沒有評論。搶先留言!

留下意見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核准才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