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學堂線上報名
麗嬰房與耕心文教攜手合作,共同成立【父母學堂】,耗時一年半,精心規劃一套以幼兒心理學為架構的系列課程,由親職專家授課,期望協助每位爸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讓愛成為家與社會的核心力量!
《父母學堂》溝通方法對了,親子關係自然好
曾經在一個親職教育座談,聽到一位爸爸提出問題,他說:「我們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不斷收到像『破壞親子關係的一百句話』這樣的資料,也很認真研讀專家們提出來的育兒理論、學習『如何尊重孩子、和孩子溝通』等,為什麼就沒有人給孩子相對的資料,也要求他們學習如何尊重父母、和父母溝通,瞭解父母的心理?」
這段充滿不平情緒的提問讓我想起孩子小時候的一段插曲。女兒也曾從學校拿過這麼一份資料回來,我順手把它貼在冰箱上,後來有一天晚餐後全家一起喝茶聊天時,先生談到童年往事:「妳們知道嗎?爸爸八歲的時候就在北投街上賣冰棒……」,一句話還沒講完,只聽到女兒說:「爸爸,你等一下!」,就見到她興沖沖的跑到冰箱前仔細核對,並得意的對爸爸說:「爸爸,你已經破壞我們的親子關係了,這裡有說『不要老是對孩子提自己小時候有多苦』喔!」
另一位媽媽則提到,有一次她因為大兒子屢勸不聽,一時氣急敗壞順手拿起小木棍,誰知道就在要打下去那一剎那,旁觀已久的五歲女兒竟大聲的說:「哥哥,你趕快去打那個電話!」。孩子指的當然是兒童保護專線,媽媽聽了頓覺好笑,氣氛緩解下來終究沒有出手,但心裡忍不住感嘆「父母難為」。
類似的場景也曾經發生在我家。大女兒幼稚園大班時,有一次臨出門前她玩得正起勁,乃至一再拖延時間。爸爸情急之下隨口說了一句:「再不趕快,就不帶妳出門!」,不料孩子竟然神閒氣定的回說:「可是,爸爸!那樣的話,總統就會把你抓去關喔!」。
其實,小小年紀的孩子未必分得清什麼是正當管教、什麼是虐待,對於專家所倡議的管教概念也不見得能夠充分瞭解。但由於資訊的流通,學齡前他們就已經約略知道「被爸媽打罵,可以打113求救」、「父母親不可單獨把12歲以下的孩子留在家裡」等,日漸長大後,更有機會看到一些不打不罵仍然可以把孩子教得很好的父母典範,因此,質疑「為什麼都要聽父母的?」、「爸媽打我真的是為我好嗎?」,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了。
不僅孩子如此,由於從媒體所吸收到的資訊容易流於片段與片面,對其背後真正重要的觀念與原則未必清楚,當父母的也很容易陷入「這樣跟孩子講話不對」、「那樣做好像不尊重孩子」等自責與疑惑,管教時就會搖擺不定、猶豫不決,也因此給了孩子見縫插針、投機取巧的機會。
在親子關係裡,做父母的無論如何都應該要比孩子成熟,對彼此的關係也要負較大的責任。但父母角色被高度期待與要求的現代社會,如果沒能好好釐清,當父母的常會陷入焦慮的狀態;而如果沒有充分的討論與引導,也會造成孩子「只要權利、不盡義務;只要自由、不負責任」等過度膨脹自我的錯誤思想。
這是一個「父母難為」的時代。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無論大人小孩都必須不斷的調整,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記得二十多年前剛投入親職教育的工作領域時,還有不少父母抱著「做父母需要學習嗎?」的疑問態度,而今,對於「做父母需要學習!」的肯定態度已經成為普羅大眾的共識了。
然而,大家都知道「教養孩子是一門藝術」,聽了一場令人感動的演講,不代表回家之後都能妥善處理親子衝突;讀遍群書,也無法保證能夠順利克服養兒育女的挑戰。不過,只要朝著以下三個方向努力,多數的父母親都可以在日漸成長中,提昇自己的親職效能,讓「為人父母」成為人生最豐富、最有回報的一項工作。
學習親子互動的技巧
想建立良好有效的親子互動,到底有沒有技巧可循呢?答案是:當然有。
曾有調查發現,現在的孩子最常聽到爸媽說的兩句話就是「不可以」和「快一點」。我們可以想像,孩子除了生活節奏比較緊湊之外,面對父母經常說「不可以」,負向情緒自然也比較多。管教孩子的行為固然是父母的責任,但同樣的規範,當父母的可以用「Yes」的方式去說,告訴孩子他可以怎麼做;也可以用「No」的方式,告誡孩子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當父母以正向的方式去表達對孩子的引導和期許時,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大女兒小時候有一次隨我們去接待外國來的訪問學者,平常根本不喝湯的孩子在昂貴的法式餐廳裡點了一道名字看起來很誘人的湯,在那樣的社交場合,先生沒多說什麼就同意了。未料,湯來了之後,孩子喝幾口就說她喝不下,爸爸當場壓下嗓音但語帶憤怒的對孩子說:「妳如果不把這碗湯喝掉,我下次絕對不會再帶妳來。」大女兒聞言,第一個反應是「爸爸,我覺得你不太瞭解小孩的心理。」,就在爸爸還停留在錯愕當中,她接著又說:「如果你說『爸爸很喜歡帶妳來這樣的地方,只要妳能夠把湯喝完,爸爸下次就會再帶妳來喔!』,我就會比較願意把這碗湯喝完。」
很多人聞言總笑說:「只有你們家的孩子才會小小年紀就這麼說話。」,但事實上,基於和許多孩子相處的經驗,我知道只要父母願意給孩子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因為這是孩子內心真正的感受。父母要堅持的規範其實是一樣的,但負向言語所表達的通常不只是表面的規範,更有許多意在言外的生氣、不信任等情緒,而對此,即使是小小年紀的孩子也都能敏銳的覺察到。相對的,正向的表達方式所展現的,除了要求還有溫暖和信任,這些元素在親子互動中所能發揮的成效,由上述的生活實例可見一斑。
不過,這固然是溝通技巧的成功範例之一,我卻常覺得提升親子關係需要「術德兼修」。如果只學了一些技巧,卻無法瞭解這些技巧所奠基的知識體系,未能落實這些技巧背後重要的人本精神,那麼就很容易產生「今天很好用,明天行不通」,或者是「別人OK,我家沒用」的情形。
曾經有位新手媽媽,因為家裡的小小孩老是為反對而反對,只好去尋求專家的協助。專家教了她一個技巧:「別問孩子是非題,如:要不要吃菠菜、天氣冷加件外套好不好;要問他選擇題,像:要吃菠菜還是高麗菜、要穿這件外套還是那件。」如獲至寶的年輕媽媽回家後奉行不逾,果真效果頗佳。未料,兩週後,這位媽媽又出現在專家的會談室。專家問:「之前教妳的技巧有用嗎?」她靦腆的說:「是有用啦!可是昨天我帶孩子去百貨公司買菜時,一進去他就問:『妳今天要買機器人給我,還是遙控汽車?』,接下來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上文這個例子讓我充分體認到,教養孩子絕非見招拆招就能一路順利通關的工作。學習親子互動技巧不是為了和孩子進行諜對諜的遊戲,而是希望在瞭解孩子的心理特質之後,以愛和關懷為出發點,透過良性的互動方式發展出更親密、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助益的親子關係。因此,除了學習技巧之外,父母親要能夠充實與兒童心理相關的知識,在瞭解的基礎上建立高效能的管教。
充實兒童心理的知識
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也是提升親職效能的真理之一。以寫字的問題為例,同樣是滿六歲上小學,但孩子小肌肉張力卻略有差異,也因此影響了精細動作的成熟度。精細動作比較成熟的孩子,學習寫字的情況一定比較順利;相對的,如果孩子小肌肉發育比較慢,在開始學習時寫國字時,就會碰到較多困難。
瞭解這一點,只要孩子認真寫、沒有錯或超出格線之外,就不要嚴格要求孩子非寫得整齊端莊。孩子的努力受到鼓勵和肯定,就不會排斥這項學習,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成熟度追上來、練習次數也足夠了,即使小時候寫得歪歪扭扭的孩子,字也還是可以寫得不錯。
更重要的是,小肌肉發展較慢的孩子其他學習能力未必不好,字寫得漂不漂亮和書念得好不好也沒有絕對的關係。如果孩子因為字寫得比別人難看而自信低落,或者因為怎麼寫都寫不好而經常挨罵、不斷訂正,以致於對學習失去興趣,那麼擁有再好的潛能與智力,也無法充分發揮,可就得不償失了。
又例如,孩子吸吮手指或咬指甲這個行為一向令人頭痛,許多父母都聽說過「可以在孩子的手指上塗上辣椒,讓孩子因為不舒服的後果而停止個行為」的處理方法。事實上,這個方法只對沒有情緒困擾的習慣行為有效,而且也不是最佳的方法。如果孩子吸吮手指或咬指甲的行為已經很嚴重,例如咬到手指的皮肉都已經綻開還忍不住要吸吮,那麼這個行為極可能是內在焦慮的表現方式之一。此時,父母需要做的是進一步探討孩子的情緒困擾來源,並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否則,孩子可能不再吸吮手指或咬指甲,但卻轉移為掉髮、摳皮膚等別的不適應行為,真正的問題仍然未獲解決。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許多父母認為這一代孩子環境富裕、物資充足,比我們好命許多,對於孩子的抱怨往往嗤之以鼻。事實上,現代兒童所面對的壓力,比起父母那一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記得小時候常聽到像「阿爸親像山」這樣的歌謠,那個年代的孩子多半相信「天塌下來,有爸媽幫頂著」。而現在,由於傳播媒體的發達,孩子經常接收到強烈的負面訊息與災難影像,他們很快就發現,當災難來臨時,即使是父母也未必能保護孩子,內心的擔憂也就特別多。
除了自然災害,孩子要憂心的事情還多著呢!許多的婚姻堪稱和諧幸福,少有口角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只要爸媽意見不同、聲音大些,年紀小一點的孩子馬上就會問:「你們會離婚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此外,知識暴增,孩子要懂得事情越來越多;科技進步,好玩的活動也更形豐富。孩子該做、想做的事情不斷增加,但擁有的時間和上一代卻沒兩樣,而論及體力甚至更差,也難怪這一代的孩子容易煩躁、EQ不好。
了解孩子所要面對的壓力以及常見的壓力反應,就比較知道如何調適孩子的生活、處理孩子的行為困擾,甚至更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學會取捨、建立因應壓力的能力。充實兒童心理相關知識,的確有助於提升現代父母的親職效能。
把握頓悟成長的機會
不過,有許多父母告訴我:「其實我都知道該怎麼對待孩子,也瞭解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需要年齡的成熟與經驗的累積才能學會,可是一碰到某些狀況,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要面對內疚與自責,要超越習性與脾氣,除了知識和方法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值得父母去探索和努力,那就是把握頓悟成長的機會。
「頓悟」指的是,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發現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種元素之關連,而使得個人再度碰到問題時,可以很快的解決;在心理諮商的領域則是指,個人發現自己過去某些經驗和現在經驗的關連,而能夠瞭解自我衝突、自我矛盾的根源。它是人類一個重要的學習機制,甚至能夠為個人帶來跳躍式的成長。
我曾在父母成長團體中碰過這樣的一位媽媽。只有一位獨生子的她對孩子自然是疼愛有加,但不知為何只要孩子打破或打翻東西,她就會怒火中燒,忍不住地嚴厲斥責孩子。長久下來,媽媽發現孩子對她有點敬而遠之,因此前來尋求協助。
上了幾堂自我探索與瞭解孩子的課程之後,她發現自己從小家規甚嚴,對環境的整齊清潔也特別執著,也覺察到自己的過度執著可能造成孩子的焦慮,對孩子的發展未必是好事。於是,她努力練習在孩子犯錯時試著先自我放鬆、深呼吸;用心研究如何好好勸說,學習以暫時離開現場等方法來處理問題。經過幾週的精進,親子關係似乎逐漸有了軟化的跡象,但她自己清楚,每當孩子犯錯,她的內心仍存在著難以按捺的憤怒與厭煩,而當身體疲憊或時間緊迫時,她就會掉回原點,陷入情緒失控的狀況。
一直到某次進行團體課程時,這位媽媽帶著雀躍的神情和其他夥伴分享了一件事情。某天夜裡,她收拾餐桌時一不小心碗盤脫了手。一旁靜靜看著媽媽整理那一地狼籍的兒子,在媽媽忙完之後開口說了一句:「媽媽,妳有沒有發現,妳打破碗我都不會罵妳!」。這位年輕的媽媽說:「那一剎那間,我突然發現孩子對我們實在比我們對孩子寬容許多,也深刻體會到孔子說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經驗豐富的我們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才開始在學習的孩子。」。
「當然,孩子還是需要教導的」,這位媽媽說,但走過這一段頓悟的歷程,她發現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清楚是該有的規範還是自己的習氣與執著,就能夠心平氣和的要求孩子一起處理善後、教導孩子做事方法。在親子互動的課題上,「溫柔而堅定」可以說是教養專家們一致推薦的重要態度,從這位年輕媽媽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頓悟」確實能夠為我們帶來突破性的快速成長。
孩子的童言童語往往反應了父母自身的盲點,只要我們能拋開面子、肯放下身段,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自然會有許多自我覺察、頓悟反省的機會。當我們對自己的洞察力增加而能時有所悟,陪伴孩子長大,自然會成為一段互相成長且漸行漸開闊的發現之旅。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
為人父母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能掌握以上三個原則,就能感受到要成就一段親密美好的親子關係其實也沒有太難。雖然,在許多不同場次的演講之後,我常會得到家長類似的回饋:「如果早一點接觸到這些知識和技巧,就不需要走這麼多的冤枉路,人生也許完全不一樣了!」。不過,在帶領多年的父母成長團體之後,從許多親子互動的實例中,我深深體會到「提供面對不完美的行為典範」比「做個完美的父母」更能感動孩子。
我所輔導過的一位青少年,曾經在親子衝突時氣憤的對媽媽說:「為什麼妳這麼不瞭解我,真希望楊老師是我的媽媽!」諮商時,母親帶著苦笑轉述孩子這一段話,但她隨即說道,在衝突過後收到孩子給她的一封信,裡頭寫著「雖然妳不怎麼瞭解我,但我知道妳愛我,也很想瞭解我。妳已經是我所認識的媽媽裡最棒的一位了!」說到這兒,這位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事實上,不只這位青少年如此,我所認識的多數孩子都是這般;只要能感受到父母願意承認錯誤、調整自己,他們對父母的要求其實不多。更重要的是,任何凡人都無法提供孩子完美的成長環境,但只要當父母的在發現錯誤時願意道歉改過,自覺不足時願意學習成長,就已經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即使父母提供的教養缺陷難免,孩子已經從父母身上學到面對不完美的勇氣與力求改進的毅力,而這不就是父母最期望孩子擁有的生命態度嗎?
評論 (0)
這篇文章沒有評論。搶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