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適才學習,孩子都是寶

《親子教養》適才學習,孩子都是寶

Feb 16,2023LeeNovia

父母學堂線上報名


麗嬰房與耕心文教攜手合作,共同成立【父母學堂】,耗時一年半,精心規劃一套以幼兒心理學為架構的系列課程,由親職專家授課,期望協助每位爸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讓愛成為家與社會的核心力量!

 

《父母學堂》適才學習,孩子都是寶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共同的期待,但是,每個孩子都能成龍成鳳嗎?或者,只有成為龍鳳才值得期待嗎?在這個過度吹捧天才與成功的時代,許多父母背負著「一定是我沒做(或者做了)……,孩子才沒能出類拔萃」的罪惡感,也因此對於孩子的潛能開發這件事充滿焦慮。

 

潛能人人有,各個不一樣

事實上,IQ的相關研究指出,一般而言IQ的發展速率頗為穩定,通常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後,除非環境中有非常戲劇性的變化,否則個人的IQ不容易出現驟然、大幅度的改變。遺傳對智力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溫暖、提供較多文化刺激的家庭環境等有利條件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IQ分數,但相較於先天的遺傳因素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我常問年輕的爸爸媽媽,如果莫札特的父親在世,並寫了一本名為《我如何教養小莫札特》的親子教養書,我們仔細研讀並起而效尤,家裡的孩子是否一定可以如莫札特那般成為音樂天才?非常有趣的是,只要是以莫札特為例,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一致搖頭。再問為什麼,多數的父母會說「因為莫札特是天才,他的音樂才華是與生俱來的」。

 

的確,莫札特六歲就寫了許多首鋼琴小步舞曲,八歲更寫出交響曲,海頓曾經表示「下個世紀將看不到這樣的天才」,而歌德更讚嘆「莫札特的天才現象,是永遠無法解釋的奇蹟!」。事實上,不只天才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與生俱來、獨特的學習性向。以音樂性向為例,大部分的幼兒聽熟了兒歌之後,幾乎都自然而然的會開口跟著唱和,在這些都還沒有上過音樂課的孩子裡頭,就有一些孩子一開口就是字正腔圓、音準絕佳,但同樣唱得開心,有些孩子卻唱得荒腔走板、五音不全。

 

許多父母相信「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希望透過學習音樂來陶冶孩子的性情,那麼,我通常會建議五音不全的孩子選擇不需要強烈依賴天生音準的樂器如打擊樂等。因為孩子在彈鋼琴時,只要手指的位置放對了,基本上聲音就是正確的,即使不準也是調音師的責任,但是像小提琴這樣的樂器,卻需要孩子在按住琴弦的當下馬上聽出來音調是否準確,並依此微幅調整手指的位置,以找出正確的音高。我看過一些孩子在學小提琴時,一再被媽媽斥責「音準不對」,孩子卻一臉懊惱的說:「我聽起來明明就是對的嘛!」。孩子因為無法準確辨識音高而被指責態度不好或不認真練習,真是無辜!

 

不過,雖然潛能是與生俱來的,但潛能指的是潛在的能力或者學習的傾向,沒有後天的栽培是無法成為可被運用的能力的。同樣以莫札特為例,如果他的父親一輩子不讓他學音樂,恐怕也就沒有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莫札特了。「玉不琢,不成器」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任何一塊璞玉都需要獨具眼光的人穿透原礦看到它的本質,之後更需要有好的師傅精雕細琢,這塊原礦才可能成為美玉,孩子能否成器的確是父母的重責大任之一。

 

那麼,父母如何看到孩子的潛能在哪裡?又如何提供必要的雕琢呢?無論是從心理學對兒童青少年發展的研究,或者是長年從事親職教育和許多家長孩子接觸的經驗,我深深覺得,以下四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四大原則,支持孩子發展潛能

 

  1. 瞭解並接納孩子的潛能分佈

 

現代的理論強調智能的多元性,而且認為智能應該與社會專業和真實世界的需求互相結合才有意義。心理學家史坦伯格認為除了一般父母所熟知的分析性智力,也就是尋找方法完成功課等牽涉到高層認知的能力外,還需要創造性與實用性兩種智能,才能夠提升個體的生活適應,包括自我管理、妥善處理人際關係,以及解決問題等。他把這三種智能的整合運用稱為造就成功的智能。

 

另一位心理學家嘉納則提出的「多元智能論」,將人類的智能區分為八大種類。他認為語文智能強的人對字的聲音、節奏、意義以及語言的功能比較敏感,可能成為詩人、記者;對邏輯或數字模式有敏銳覺察力、善於處理一長串邏輯推理的人,可以當數學家;演奏家或作曲家是有能力創作或欣賞音調、節奏、旋律以及音樂表現形式之美的人;對於視覺空間能夠精準覺知的人,可能會是個優秀的雕刻家或建築師。

 

舞蹈家必須能夠技巧性的利用肢體來表現美、運動家則以肢體導向某個特定的目標;有辨識、分類動物、植物、礦物種類能力的人是最佳的博物學家;有能力察覺他人的心情、個性、動機、意圖,並做出適當的反應的人,可能會成為治療專家、銷售員,或者政治人物。最後一種智能叫做內省智能,也就是能夠釐清自身內在複雜感受,並依據這些感受來導引行為、提升自我覺察與瞭解的能力。擁有這種透視心靈的能力,通常對生活感到滿足,也容易獲得平靜祥和的感受。

 

人類的智能如此多元,而每個孩子都擁有其獨特的智能分佈,這一點,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的父母都能體會。有的孩子從小伶牙俐齒,對語言與文學特別敏感,但碰到數字就頭昏腦脹;有的孩子精通數理,對邏輯與數字的掌握極佳,但就是無法理清楚那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甚至,即使同樣具有語文優勢的孩子,也會因其他細微的差異,而呈現不一樣的智能風貌。

 

我家的兩個女兒都在大約國小四、五年級時讀起紅樓夢,但她們的讀後心得卻有天壤之別。大女兒讀畢紅樓夢的第一個議論是「還好林黛玉和賈寶玉終究沒有結婚,否則以林黛玉為確認賈寶玉對她的愛而屢屢為難對方的作法,等到結婚之後愛情變淡了,可能會遭到賈寶玉的報復。」

 

小女兒是在五年級上學期開始讀紅樓夢的,一整個文本讀下來已接近期末,記得有一天她問我:「媽媽,妳寒假比較有空,對不對?」,我才剛答「是」,她接著又說:「那妳可不可以煮一種茄子給我吃?」。雖然廚藝不佳,但我想著茄子應該不難,就回答說:「沒問題啊!」,小女兒馬上興奮的說:「可是這種茄子需要九隻老母雞喔!」。雖然她的引述不甚正確,但一聽就知道她腦海裡想著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紅樓美食—茄鮝—,我當下直搖頭說:「這個媽媽實在做不來!」

 

「一樣看花,兩樣心情」,大女兒一向對人際關係特別好奇,看文學名著總喜歡針對人物品頭論足、對關係發表評斷議論;而小女兒則是對於文字描述有細膩獨到的感受,一個聲音、一個場景,都能把她帶到想像的國度。大女兒後來選擇了心理系,小女兒雖然未必會走上文學的道路,但語言文字始終能帶給她極大的樂趣,成為她生活的調味料。不同的潛能組合會譜出不一樣的人生旅程,而只要順著孩子的潛能發展,都會是令人欣賞的好風光。

 

  1. 對孩子的潛能抱持恰如其份的期待

 

多年前,教育學家李維斯(R.H.Reeves)寫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動物學校》,部分內容如下:

 

「從前,動物們決定要好好做些事以因應時代改變的挑戰,因此,牠們成立了一所學校,設計了一套包含跑步、攀爬、游泳及飛翔四個科目的課程。為了便於管理,所有的動物都必修這四個科目。

 

鴨子在游泳課的表現優異,甚至比教練還要好;但到了學飛翔的時候,牠只能勉強及格;至於跑步,牠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由於牠跑得太慢了,所以每天放學後都要留下來練習,甚至還得退出游泳課來練習跑步,最後連游泳課也只拿到「普通」的等第。不過,由於「普通」是學校可以接受的程度,所以除了鴨子之外,沒有人會擔心這個結果。

 

在跑步課上,兔子原本是班上第一名,但因為游泳常常需要補救學習,因而跑步方面的良好表現也無法維持下去。松鼠攀爬的表現優異,但在飛翔課上卻倍感挫折,因為老師規定牠只能從地上起飛,而不能由樹梢飛下來。結果,松鼠因為過度練習而生病了,牠的攀爬只拿到『丙』,跑步甚至只拿到『丁』……」。

 

過高、過低或不尊重孩子本質的期待,會為親子雙方帶來兩敗俱傷的慘狀,李維斯博士以其對教育的關注與專業所提出的提醒,也是我在親職教育工作中最深的感觸。只要期待對了,孩子從來不會讓父母失望;但如果孩子明明是善於游泳的鴨子,父母卻堅持要以培育兔子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並期待孩子要成為長跑健將,那麼不只注定失敗,最後孩子會連原來的優勢能力也無法充分發揮。

 

再以學樂器為例。如果父母在意的不是孩子的表現,而是希望以學樂器為媒介,讓孩子與藝術更親近並擁有一個抒發情緒的才能,對於音準不好的孩子來說,打擊樂等不需要靠音準來及時調整演奏的樂器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或者,如果孩子依然覺得小提琴是他喜歡的,那麼父母可以做的是,和老師取得共識,只要孩子樂在其中,不需和原來天分不同的孩子比較或一直追趕進度,那麼即使孩子成不了音樂家,也可以從樂器的學習中獲益,更不必為了學習樂器付出親子衝突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音樂並非接近藝術的唯一途徑,我看過一些喜歡美勞也頗有天分的孩子,只為了彌補父母童年的渴望與憧憬,被強迫放棄美勞,選擇自己非常不在行的樂器,結果弄得全盤皆輸,付出的代價實在不小。許多孩子都曾經對父母說過:「爸爸(或媽媽)!如果學鋼琴是這麼重要這麼好,你為什麼不自己學呢?」,這話的確值得父母深思。

 

3.提供孩子必要的資源與支持

 

潛能不同,父母親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規劃當然也應該有所差異,但無論潛能分佈如何,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資源與支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潛能發展雖然遠比植物的成長要複雜奧妙許多,但從教育和教養的角度來看,確實有一些異曲同工的地方。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談果樹栽培的文章,其中提到的幾個要點,非常有趣而發人深省。

 

無論哪一種果樹,養分管理是第一要務,意思是要注意施肥的時間、頻率、份量及肥料的成分配方。不同的果樹需要的營養條件有異,不同的潛能發展也需要不一樣的資源。以閱讀為例,雖然閱讀對於所有孩子來說,是一件有趣而重要學習活動,但不同潛能的孩子對於閱讀的需求也不一樣。語文優勢的孩子需要父母依據他的興趣與閱讀能力,大量提供適合的文學作品,只要份量與難度對了,這樣的孩子就會廢寢忘食地埋首其中。

 

但對於科學性向較強的孩子,他們可能喜歡百科全書甚於純文學作品,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始終停留在童話的架構,只記得情節大要,對於作品裡細膩的描述或深刻的思想一點感覺也沒有。這樣的孩子可以透過閱讀具有文學性的科學作品如《昆蟲記》、《希臘三部曲》等,滿足其對科學的好奇,同時也體會了文學的興味。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提供資源讓他們多參與科學性的活動,而未必需要爸媽買一堆系列性、大部頭的文學作品擺在家裡,要求孩子努力閱讀。

 

此外,即使是優勢能力,提供學習資源的時間點、速率、份量也都要配合孩子的智能發展狀況。養分不足固然會造成營養不良以致於長不好的狀況,養分過多乃至超過負荷也不見得是好事,這些都值得父母進一步討深思。

 

做好養分管理之後,當果樹剛開花結果時就要進行疏果工作,也就是要將一些過多的果實,以及畸形果、瘦弱果、生長位置不佳等等的不良果摘除,將養分集中提供留下的好果。疏果的目的在於集中資源讓果實長好,至於留果的實際數目可依枝條大小而定,只要有細微的觀察與經驗的累積,就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孩子也是一樣,雖然有些孩子的確十項全能、樣樣都行,但那終究是少數。多數的孩子的潛能分佈圖都是有高有低的狀態,再加上每個孩子可用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如果父母不肯放下全能的期待,就像果樹未經疏果一樣,最後可能連一個果實都沒有辦法長得好。

 

父母要做孩子潛能發展的經紀人,看到孩子的亮點在哪裡,提供資源讓孩子發揮優勢能力,相對弱勢的部分則持續鼓勵孩子,接受孩子慢慢進步至一般水準即可。有時候,孩子在優勢能力的領域成功經驗充足、自信提升之後,學習的動機與習慣就能慢慢轉移,弱勢項目的發展也會好一些。

 

第三個重要的工作是套袋,果農為了預防果實發生病蟲、鳥獸之害,以及確保果面色澤鮮麗,必須以紙袋包覆果實;但是凡經套袋者,仍須除袋使果實接受日照,以增進著色,提高品質。

 

現代社會科技進步、媒體發達,在帶給人類舒適便利的同時,也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就像果農要為果樹套袋一樣,父母也要為孩子把關,適當地摒除外來的傷害。譬如:在孩子尚未對閱讀產生興趣之前,不要讓孩子接觸太多以圖像聲光為刺激主體的媒材、不要為了圖一時清靜,就以電視、電腦、電動遊戲等做為安撫孩子的工具等。而一旦孩子對於學習已經有了動機和興趣之後,父母就要逐漸放寬保護與限制的範圍,讓孩子學會在真實的社會中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判斷。

 

4.接納父母角色的有限性

 

曾聽過一位高中生對媽媽說:「我就是沒有一個好家世!要是爸爸精通數學、妳深諳文學、爺爺上知天文下知地裡、奶奶又是歷史學家……,那我現在一定樣樣表現優異。」雖然孩子是在開玩笑,但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給的不夠多」的歉疚感,對許多父母來說卻是真實存在的壓力。

 

其實,不只孩子的潛能有極限,做父母的也一樣有能與不能的地方。我家大女兒從小對人的敏感度就很高,對於一探人類行為究竟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而因為我自己學的是心理學,能夠和她對談的內容比較豐富,也比較能夠引領她去瞭解相關的知識領域。

 

相對的,小女兒從小對文學、烹飪,甚至園藝非常感興趣,而這些剛好是我最弱也比較沒有興趣的領域,也無法自力提供她所需要的資源。一直到現在,孩子已經高一,紅樓夢的茄鮝終究未曾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不過,當女兒告訴我想要退而求其次,做幾道難度低一點的紅樓美食時,我倒是認真的聽她描述那幾道菜的作法、陪她去找尋適合的食材。記得她完成了「油炸螃蟹小餃兒」和「蝦丸雞皮湯」那天,我們家享用了一頓美味晚餐,隔天她還得意的帶著作品去和她最喜歡的國文老師分享。

 

我的母親善於烹飪,也喜歡就各種食材進行實驗創新,寒暑假回娘家就是小女兒進行烹飪集訓的最佳時光;每碰到喜歡下廚的朋友,我也會雀躍的介紹給小女兒認識。或者交換心得、或者提供情報,孩子從別的大人身上得到的資源,以及和不同大人接觸的經驗,對他們來說是更好的學習。

 

孩子小學時,我連著好幾年,在自家為孩子和她們的同學舉辦「小小心理學家夏令營」,也讓孩子跟著別人家的爸媽進行自然探索、美勞活動……等。熱情貢獻一己之力、幫孩子組成學習團體,不只能提供孩子豐富的資源、達到易子而教的效益,也讓孩子看到智能的多元性,學會肯定每一個人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當父母接納了自身的有限性時,自然而然的也就更能欣賞孩子的獨特性,讓孩子以最適合自己的腳步去發展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打造孩子的學習動機

 

許多研究發現IQ對於學業表現、生涯成就,以及某些心理適應能力雖然有其預測效力,但對於人生是否成功、個人是否自覺幸福,IQ的預測力就不那麼完美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潛力是否能夠經由教育與教養,成為可用的能力,孩子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所長為自己創造幸福、為人群貢獻服務,除了IQ之外,更受到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毅力,甚至個性與情緒掌握能力等的影響,而成就動機是其中最基礎的因素。

 

觀察各行各業表現卓越的人,確實會發現他們具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於所從事的工作充滿熱情,並且對克服困難、追求成就樂在其中。心理學將這樣的動力稱為成就動機,它是讓個人願意全力以赴,以完成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並力求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之內在動力。

 

為人父母者當然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成就動機,因為成就動機高的孩子學習意願也比較強,能夠專注地學習、自動自發的完成與學習相關的作業,也願意突破學習瓶頸、克服學習困難。但是,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夠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呢?研究發現,孩子從小對於自己成功及失敗的歸因(認為原因是什麼)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一般人對於成就表現的歸因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外在歸因與內在歸因,而內在歸因又可以進一步分為能力和努力兩種。孩子從學步兒的階段開始,就會逐漸接收到周遭大人對於他們的成就表現之評價;到了學前階段,孩子則開始會對自己的成功與失敗進行歸因,這些歸因會影響他們對於自己能否成功的預期,而對於成功的預期又會影響他們在未來是否願意繼續努力。

 

將成功歸因於能力(我某某科目本來就很厲害),並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努力來增進(只要繼續努力,我將來也可以做到……)的孩子,比較有勇氣和毅力來面對挑戰,碰到失敗時會歸因為可改變或自己可掌握的因素,例如作業太難或是不夠努力等。他們對成功的預期較高,高層認知和自我管理的技能都比較有效,也比較有毅力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作業。

 

相對的,因為太多挫敗經驗導致習得無助的孩子,容易將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而且認為能力是無法經過努力而進步的。習得無助的孩子即使偶有成功經驗,也會傾向於做出外在歸因,例如「我只是這一次比較幸運而已」等。他們對成功的預期低,比較缺少高層次認知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對於挑戰性作業的直覺反應是「我不會」,並因此選擇拒絕或逃避。

 

很多研究都發現,學前兒童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作業的難度,而且對於成功多半抱著正向的期待。他們通常認為只要持續努力,表現差的人終究還是可以成功,是「絕對樂觀的學習者」,在幼稚園裡很容易聽到孩子自稱「世界無敵宇宙超級棒」之類的話語,其來有自。我認識一位排行老么的小男孩,他嚮往哥哥姊姊有學校可上、有功課可做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上小學的第一天,這個孩子回到家之後甚至連制服都不肯脫,可以想見他對學校生活甚至連做功課,都抱著極大的憧憬與期待。

 

事實上,許多孩子在剛接觸學校生活時都具有這種渴望學習的強烈動機與相信自己做得到的信心,遺憾的是,小學畢業要進入國中時,多數的孩子對於學習是厭倦多於好奇、壓力感大於成就感。再經過國高中六年份量極重、難度又高的學習之後,還能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與成就的孩子所剩無幾,多數的孩子已經逐漸成了「習得無助」的學習者,即使有機會進入最能夠一窺知識殿堂奧妙的大學,漫無目標、缺乏動力的狀態,令這些孩子虛度光陰、一無所成。

 

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學齡前的孩子之所以會對學習抱持「無可救藥的樂觀」,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分辨真正導致他們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他們直覺地認為所有好事都會一起發生,因此一個努力的人就是個聰明的人,而且也會是個成功的人。此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能力的成長與變化快速明顯,例如會綁鞋帶、能夠自己穿衣服、可以畫出一張具像的圖、能夠演奏一首有曲有調的音樂等,因此也比較容易得到周遭大人的肯定和讚美。

 

從學前到學齡,因為學習活動增多,孩子難免要面對學習上的困難與挑戰,無論是複雜的拼圖或立體積木的組合、解答數學題目或造句作文,當他們覺得自己無法獨立完成作業或者失敗時,會產生羞愧、沮喪等情緒。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周遭成人(主要是父母和老師)能夠肯定他們的價值、支持他們的嘗試,並適當地提供成功所需要的資訊以及正向的回饋,因為大人對孩子的評價會逐漸內化,成為他們對自己的看法,進一步影響他們對學習的態度。

 

父母常告訴孩子「你很努力喔!」、「你比上次又進步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不錯,逐漸發展出獨立的內在評價系統。而經常被斥責「你就是粗心大意」、「你怎麼這麼笨,連這個也不會」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壞,而認為自己就是這樣,被罵也是應得的。遭受過多負面評價的孩子會逐漸變得更依賴他人的評斷去衡量自己的價值,難以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肯定的態度,甚至影響此後的學習成效與生活適應。

 

當然,經過一次次的作業、評比、競賽等,孩子終究會日漸瞭解自己目前的能力大約在哪裡,也必須學習去面對並接受自己在人群中的相對位置。但研究發現最能夠有所成就的不是「絕對樂觀的學習者」,而是那些「務實樂觀的學習者」,也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相信只要肯用心努力某些能力是可以獲得進展的,而對於自己的弱勢能力也能以一種自我肯定的態度來接納。這樣的孩子,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願意兢兢業業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要培養孩子成為「務實樂觀的學習者」,以下幾個原則值得父母與師長參考:

1.適當的目標:選擇具有學習意義、符合孩子興趣、難度切合孩子當時能力的作業。

 

2.明確的規範:確實監督孩子的學習作業、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協助,幫助孩子建立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具體的回饋:提供孩子正向具體、可以促進孩子努力與進步的意見,孩子才能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徒留挫敗的感受。

 

4.肯定的關懷:以溫暖正向的態度,幫助孩子瞭解、肯定自己現有的能力;和孩子討論成就的價值、努力的重要性等;創造重視學習過程而非最後結果氛圍、釋出每個孩子都具有學習潛力的訊息。

 

5.尊重的態度:不強調評比、競爭、成敗,不因孩子的成就表現佳而給予特權、表現差而扭曲對孩子在其他領域或層面的評價。

 

瞭解天賦潛能、表達合理期待、提供必要資源、接納發展極限,同時看重學習過程、打造成就動機,是父母對於孩子潛能開發最好的態度。只要父母朝這些方向努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充分發揮潛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課程推薦】

【父母學堂】線上課程

More articles

評論 (0)

這篇文章沒有評論。搶先留言!

留下意見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核准才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