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分齡施教,孩子發展好

《親子教養》分齡施教,孩子發展好

Feb 16,2023LeeNovia

父母學堂線上報名


麗嬰房與耕心文教攜手合作,共同成立【父母學堂】,耗時一年半,精心規劃一套以幼兒心理學為架構的系列課程,由親職專家授課,期望協助每位爸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讓愛成為家與社會的核心力量!

 

我非常喜歡的一本繪本,內文描述一對為愛結合的年輕男女收到一份神秘禮物,裡頭是個身上附有「小野獸」標籤的可愛小寶寶,夫妻倆非常喜歡這個禮物,也對小野獸疼愛有加。沒想到一日早晨醒來,他們發現可愛的小寶寶突然變成一天到晚尖叫的小禿鷹。就在他們倆面面相覷、討論著該如何是好時,「小野獸」一下子變成一隻老是把東西捲進嘴裡、到處撞翻家具的小象,一下子又變成橫衝直撞、在泥巴裡打滾的野豬,甚至變成兇巴巴、一不小心就燒到別人的噴火龍。更可怕的是,有一天「小野獸」竟然變成了一個他們完全不認識、無法理解的毛怪,而且這隻怪物的毛越來越長、身體越來越壯。

 

正當夫妻倆煩惱不斷、日漸老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時,一天早上他們醒來,非常驚喜的發現,「小野獸」已經變成一個彬彬有禮,甚至會體貼照顧爸媽的年輕人。這位年輕人後來認識了一位女孩,就像爸媽當年一樣享受著愛情的甜美滋味。而就在這對年輕男女要去告訴「小野獸」的父母,他們決定相守一生時,赫然發現他們——當年那對年輕夫妻——已經變成了一對老鵜鵠。

 

故事在一雙年輕男女攙扶著一對老鵜鵠的畫面,以及「生命真奇妙,是吧!」的文字裡劃下了句點。而繪本創作者對於父母喜獲麟兒的快樂、教養子女的煩惱,以及孩子終於長大成熟的欣慰,那細膩精準的描繪,頗能安撫正處在養兒育女困頓階段的父母,對已經走過這段歷程的父母,則肯定能夠引發會心的一笑。

 

孩子是這樣長大的

是的,即使順利長大的孩子,也都曾像小禿鷹、小象、小野豬,甚至噴火龍那般,令父母感到困擾,而青春期的彆扭與尷尬更是令人難以捉摸的挑戰。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因為成長歷程的不順利,以致於始終無法脫離長毛怪的階段,讓父母在早該卸下養兒育女重任、享受生命另一段悠閒的年齡,還得一路為孩子煩憂操心。這其間的差別,就在於父母是否能夠瞭解,孩子的哪些行為困擾是發展過程的正常現象,又需要什麼樣的規範引導,才能夠日漸成熟。

 

孩子的發展就像植栽的成長,父母親要扮演好園丁的角色,除了提供孩子發展所需要的養分之外,還必須防治病蟲害、在強風暴雨的季節提供適當的保護,當幼苗發展出現歪斜時以支架扶正,而一旦逐漸茁壯就要讓孩子接受自然環境裡的種種考驗與磨練。雖然辛苦,但當孩子長成大樹時,父母也就可以卸下重任,欣賞並享受那大片的樹蔭與纍纍的果實。

 

孩子是一天天日漸長大的嗎?還是有一天你醒來,會詫異地發現孩子好像在一夕之間和以前迥然不同了?人生是一個漸進的變化歷程,還是像爬樓梯一樣,由一系列各有其獨特樣貌的階段所構成?而每當孩子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會在生理、智力、人格、社會性等各個層面,產生明顯而快速的變化,並且在各種功能上更趨向成熟?

 

雖然一天天日漸成長的發展現象也存在,但就如同多數家長知道「孩子的第一個反抗階段是『愛說不』的兩歲,第二個則是『喜歡挑戰父母權威』的青春期」,孩子在許多層面如行為方式、認知能力、人際關係等,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確實有各自獨特的變化與挑戰。

 

心理學家將人的一生大致分為0-1歲的嬰兒期、1-3歲的幼兒期、3-6歲的學前期,以及其後的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期前期、成年期後期(或中年期)、老年期等八個階段。所有的人都依照相同的順序完成這生命發展的歷程,由一個階段邁入另一個階段的時間點也有所謂一般年齡——多數人出現此變化的年齡——的參考依據。

 

不過,各階段的年齡劃分仍然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每個人的發展速度在相當大範圍內的個別差異都被認為是正常的。有的孩子早熟、有的孩子晚熟;有的孩子則是在某個階段發展得很快很順利,下個階段卻可能挫敗困頓、舉步維艱。有些孩子可能在前幾個階段發展得似乎比較慢,但後來的階段卻異常順利。許多父母都聽過「大雞慢啼」、「大器晚成」等俗諺,或者有人說孩子開竅得晚不代表他不聰明,指的就是像這樣的狀態。

 

除非孩子的發展年齡和一般人落差太大,或者許多發展項目都落後,才需要進一步瞭解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只要父母能接受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樣貌,而非依照自己心目中完美小孩的形象來要求或期待,並且善盡責任陪伴引導孩子順利完成前五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孩子就有能力與機會在成年之後,為自己創造豐富美好的人生。

 

隨著孩子的成長晉級

至於不同階段的孩子會有什麼樣不同的風貌,有什麼樣的課題要面對,父母又可以如何陪伴引導,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Erikson)提出的觀點或許可以做為參考。

 

1.嬰兒期(0-1歲):建立對世界與生命的信任和希望

艾瑞克森認為嬰兒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建立對外在世界的信任感,而這個信任感主要來自母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如保母等,能否敏銳的瞭解嬰兒的需求是什麼,並及時給予回應。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會故意和大人作對,但他們也無法以語言明確表達需求,負責照顧嬰兒的大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從嬰兒的哭泣聲與身體反應等線索,掌握到孩子是餓了、尿濕了、身體疼痛還是要人陪伴,並且溫暖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發出的訊息得到該有的回應,孩子對外界就能夠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受到生命所存在的這個世界是不錯的,並因此能夠放心的接受母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不在其視線內,稍微離開他們的身邊。當孩子的心理達到個成熟度,身體也發展出獨立行走的能力時,就會開始展現向外探索的好奇與動力。

 

2.幼兒期(1-3歲):發展自動自發的探索精神

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具有自我意識,什麼都想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但也很容易從各種嘗試中發現自己能力有限,還需要依賴周遭的大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會產生羞怯、自我懷疑的感受。

 

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親設定一個合理安全的範圍,讓他可以充分滿足探索與自主的慾望,在成功時受到鼓勵與肯定,在挫折時可以回來尋求父母的安慰與支援。當孩子發現他們在某些狀況下可以自由的去測試新的想法、發現自己對於周遭的環境有一定的操控能力,而仍然擁有父母的關愛,而非一再受到太多的限制,就能夠發展出自主性,也為更年長之後的自信與自尊打下良好的基礎。

 

3.學前期(3-6歲):奠定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學前階段的孩子開始擴大學習範圍與人際關係,這些拓展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訂定簡單的計畫並付諸實行。但因為行為能力更強、探索範圍更大,相對的也就容易闖禍、惹麻煩,有人說三歲是「貓狗都嫌」的年齡,學前期的孩子挨罵的時候確實比之前多了許多。

 

然而,孩子在幼稚園的這幾年也是發展控制衝動、延宕滿足這兩項重要能力非常關鍵的階段,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在鼓勵嘗試錯誤和限制規範底線之間取得平衡。過度壓抑容易造成孩子心懷愧疚或罪惡感、畏首畏尾無法自由發展;過於縱容則會造成孩子任性、自以為是。如果孩子這個階段逐漸學會了調節自我與外界需求的衝突,就能夠發展出責任感,能夠積極進取的去感受生活與學習的樂趣。

 

4.學齡期(6-12歲):確立勤奮自信的學習方法

學齡階段一向被認為是發展相當穩定而平和的一個階段,孩子不只開始能夠進行邏輯思考,相對穩定的情緒也有利於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國家社會,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會開始接受義務教育,持續而穩定的去從事學習活動,不僅知識與日遽增、也學會了許多日後生活需要的技能。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透過和他人比較來建立對自我的認識和自我。適度的良性比較有助於孩子真確認識自己,也會以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來激勵自己接受挑戰、向前邁進。但如果父母和老師過於重視競爭,自覺不如人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以致於對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而經常得勝的孩子也可能驕矜自喜或者害怕失敗。

 

5.青春期(12-18歲):確立自我認同與生涯方向

青春期是身體成長最快速、生理變化最劇烈的階段。因為性的成熟,讓青少年意識到成年期已經不遠,很快的自己就要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這些變化同時會促使他們去思考,未來在成年人的社會裡,自己想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擔負什麼樣的責任。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親主動提供更寬廣的自主空間、欣賞他們的成就與獨立的表現,並且願意和他們討論在尚未完全成熟前必須謹守的規範。此外,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引導與支持,進一步探索自己的能力、興趣、人格特質、價值觀等,以做為未來生涯選擇的重要依據。

 

在這個階段無法達成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因為人生缺乏目標與方向,很容易隨波逐流、逃避問題,或者因為對成人世界的的敵意而顯得莽撞衝動。父母在這個養兒育女責任期的最後階段更需要用心投入,才能夠在孩子進入成年前期、理當長大成熟的時候全然放心放手,也才能夠安享無憂無慮的老年生活。

 

我認識一位自幼就十分聰慧、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的青少年,每次聽他媽媽提起這個兒子的童年往事,總是令人不禁莞爾。這孩子三歲左右時,每天看著媽媽把髒髒的衣服放進洗衣機裡,接著倒一瓢白色粉末、按一個按鈕,再拿出來衣服竟然變得乾淨潔白,他的兩眼就會充滿驚喜的亮光。有一天,媽媽發現孩子竟然把一整箱已經玩得髒髒舊舊的玩具,通通都丟進了洗衣機裡,並且如法炮製地加了一瓢洗衣粉,然後充滿期待的等在一旁。

 

孩子的行為雖然造成了洗衣機的損壞,但他也許是因為對機器的運轉感到好奇,也許是想把玩具處理乾淨,這些動機都是良善可取的。之所以會有大人不願意見到的後果,是因為孩子對事物的了解受限於年齡,停留在片面思考的階段,只看到髒的東西經過這些程序之後變乾淨了,卻不知道眼前這神奇的機器只能洗衣服不能處理其他有稜有角的東西。

 

事實上,就像這個例子裡的小男孩一樣,大部分的孩子在小時候所做出的不當行為,多半來自對外在世界的一知半解,當父母的焦點只看到孩子的行為時,可能會感到十分困擾與氣惱,忍不住對孩子指責懲罰。但瞭解孩子的發展過程,父母就能夠將孩子的行為視為通往孩子內心的秘徑,從中發現孩子還不懂的是什麼,還有哪些行為需要父母的引導,也就容易做到接納孩子的感受需求、規範孩子的行為表現,幫助孩子從這些嘗試錯誤的經驗中學習,並因此進一步的擴展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

 

這位孩子的媽媽當下只說:「你很希望自己的玩具也可以變成乾乾淨淨的吧!但是有些東西會把機器弄壞,一定不能放進洗衣機裡去洗喔!」接著,她帶著孩子一起把玩具拿出來,讓孩子看到某些玩具泡水後就壞掉了,也和孩子一起把能夠處裡的玩具洗得乾乾淨淨。

 

我們常說「對事不對人」,放在教養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孩子的行為當然需要管教,但一味指責孩子「不乖」或「不好」,不只無法幫助孩子瞭解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反而容易讓孩子覺得挫折、困惑,或者產生自卑、敵意。教養要分開「人」與「事」,指的就是這個概念。

 

除了洗衣機事件,這位小男孩還曾經把吃剩的魚骨頭種在土裡每天澆灌,希望種出一棵長滿魚兒的樹;將尿濕的褲子覆蓋在電燈泡上,希望趕快乾了可以再穿……。這個孩子從小就展現相當強烈的科學興趣,而他的父母除了隨時注意他的行動、劃定可以安全探索的範圍之外,也提供不少器材,讓孩子可以滿足想要親自操作實驗的好奇動機。這個孩子在青春期之後,選擇了科學研究的領域做為自己未來的志向,是父母適才適性又能分齡施教的極佳範例。

 

掌握教養關鍵階段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一句朗朗上口的廣告用語,卻是現代家長在面對養兒育女的課題時,最大的壓力來源之一。這一句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多半是因為家長對「關鍵期」這個重要概念一知半解之故。

 

有一個實驗,把剛出生的小貓養在沒有光線刺激的暗室裡,結果即使是先天沒問題的小貓,也無法發展出正常的視力。基於諸如此類關於生理發展受環境刺激影響之研究結果,學者提出「關鍵期」的概念,也就是說孩子在成長的某個特定期間裡,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刺激來支持,孩子就特別容易學到某些能力與行為;一旦過了關鍵期,要學會這個能力或行為將會相當困難。

 

特別是在大腦快速成長的嬰幼兒期,對於大腦的適當刺激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常有人說孩子的大腦像海綿,能夠快速且容易地學到各種技巧。但經過更深入的探討,卻發現並非所有的學習都是越早開始越好,而贏在起跑點的也未必就能夠一路領先。

 

研究發現大腦的發展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別:第一種叫做「期待經驗的腦發展」,主要發生在嬰幼兒階段。簡單的說,在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之後,人類嬰幼兒的大腦就好像一部配備完善的機器,期待著日常生活經驗來扮演加油及啟動的角色,只要有充足的機會看到東西、聽到語言和聲音、觸摸物體、運用身體探索環境,大腦就能夠正常發展。譬如說話這件事,只要有適當的語言刺激,沒有先天缺陷的幼兒都能夠發展出正常的語言能力。

 

第二種叫做「依賴經驗的腦發展」,簡單的說,這種讓大腦更精緻、更複雜的發展受後天的學習經驗影響非常大,而且終其一生都持續在進行著。音樂家和科學家因為常用的腦區不一樣,他們的大腦也會有些許差異;同樣具有正常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後來的文化環境、學習經驗不同,而擁有相當不同程度的外語、寫作、辯論等和語言有關的能力等,都是因為第二種腦成長的差異所致。

 

 一般嬰幼兒只要有適齡的玩具,有充足的時間玩遊戲、隨意歌唱、聽故事,並且能獲得大人的關愛,以及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的機會,都能夠順利地完成第一種腦成長,並為第二種腦成長提供良好的基礎。世界上不管那個文化裡都有像躲貓貓這樣的遊戲、三輪車之類的兒童運動器材、節奏簡單容易上口的童謠等,其實是人類長期發展自然而然保留下來,有助於嬰幼兒發展的文化活動。

 

一般家長都知道太過貧乏的文化環境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不良,卻不知道當孩子還沒成熟或準備好時,就給予過多的刺激、作業以及過高的期望,也會威脅到大腦的正常發展。過早的學習可能使得大腦過度負荷、對日常生活經驗的敏感度變差,影響第一種腦成長的發展。而因為第二種腦發展必須建立在前一種已經完成的結構基礎上,當這個基礎不夠穩固時,對於後來更精緻複雜的腦成長,如閱讀、音樂、體操等需要大量訓練的技巧與能力等,反而會有負面影響。

 

因為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許多父母會在孩子年紀還很小時就送去上潛能開發的課程,但事實上,此類課程的成效往往不如商業機構所宣稱,許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原來在那個領域就具有特出才華的孩子。而當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所做的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益時,可能會因挫敗與失望而將孩子視為失敗的產物,並且會在無形中將這樣的情緒與看法傳遞給孩子,對孩子的自信造成負面影響,這種得不償失的結果,恐怕不是家長所樂見的。

 

雖然某些能力或行為確實有比較容易習得的年齡階段,但除非嚴重缺乏適當刺激,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太多「錯過關鍵期即無可挽回」的現象。讓我們以常見的外語學習為例:學前階段移民到其他國度的孩子要習得當地語言非常容易,十二、三歲才移民的青少年也多半沒有多大的困難,但成年之後的移民多半一輩子也難以擺脫那一口鄉音。

 

雖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語言發展有關鍵期之故,也就是說青春期前後的大腦變化改變了語言學習的能力,但到目前為止仍無確切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語言發展是否具有關鍵期。觀察許多移居海外的成年人,會發現能否說得一口流利的外語,和這個人有沒有自信、是否願意積極和當地人互動交談等性格特質比較有關。

 

另一方面,倒是有不少研究指出像衝動控制、延宕滿足、自我肯定、積極主動,以及品格德行等與成功息息相關的特質和操守,必須從小教起,等到成年之後再來要求恐怕很難成功。目前,全世界都在談品格的重要,而品格與道德的基礎,來自對於人我情緒的覺察與掌握,這也是EQ的核心。能夠覺察並同理他人情緒感受的人,自然具有尊重、關懷他人的態度,而道德更是源自於對他人困境的不忍以及對不公不義的憤怒。能將這份情緒能量轉化為公益行為,就是道德高超的人,也是美好社會最需要的公民。

 

然而,品格不應只強調外在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透過家庭教養與學校、社會教育的途徑,培養孩子內化自律的品格。根據多年前一項針對「道德自律與他律特質發展」所做的跨文化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無論是1214歲的青少年前期,或者是1823歲的青年階段,台灣「他律型」的孩子都偏多,「自律型」則相對的少。什麼是「自律」、什麼是「他律」?

 

簡單的說,「自律」就是道德規範經過內化,存在於個體自我之內,並成為個人的行為準則。「他律」則是道德規範未經內化而寄託在他人身上,個體因為害怕受「他人」的懲罰而做出遵守規範的行為,一旦這個「他人」不在時,個體就可能做出違反規範的行為。

 

舉例來說,路肩為什麼不可以超車?有人會回答:「因為警察會抓。」這就是「他律型」公民的標準答案,當沒有警察、沒有違規照相時,這些人就會走路肩,以求更快達到自己的目的地。「自律型」的人不走路肩,是因為他認真思考過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別人的權益或生命安全,因此不去做。自律型社會讓人民的生活品質好、安全感高,但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重視品格的教養,這個期望猶如緣木求魚。

 

台灣有不少家長因為獨尊智力發展,忽略孩子的性格發展與品格教育,總以為求學階段只要把書讀好,其他的長大再學就好,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學習的路很長很寬,性格與品格的發展卻會在生命前十八至二十五年時大致定型,也因此為人父母者應該掌握性格發展的關鍵階段,培養孩子健康成熟的性格。

 

【課程推薦】

【父母學堂】線上課程

More articles

評論 (0)

這篇文章沒有評論。搶先留言!

留下意見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核准才能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