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就不行

《親子教養》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就不行

Feb 16,2023LeeNovia

父母學堂線上報名


麗嬰房與耕心文教攜手合作,共同成立【父母學堂】,耗時一年半,精心規劃一套以幼兒心理學為架構的系列課程,由親職專家授課,期望協助每位爸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讓愛成為家與社會的核心力量!

 

《父母學堂》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就不行

兩面道德乃人之常情

五月之後,初夏的空氣溫度遽增,再加上高中的基測腳步已近,家有考生,尤其是第一個孩子要應考的家庭,多半進入全面戒備的狀況,不僅孩子情緒緊繃,做父母的也同樣焦躁不定。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有位媽媽針對最近家裡的一場衝突,詢問該如何處理。

 

段考剛過,九年級的大女兒考得不如往常的水準,回家已經哭過一陣子,當媽媽的知道女兒一向自我要求頗高,生怕考前壓力太大會影響基測的表現,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就建議孩子放鬆一下。孰料,孩子才剛打開音響、抱起許久未能享受的課外讀物,一身疲憊的爸爸進門了;看到孩子未盡如意的成績,以及靠在沙發椅上的悠閒模樣,爸爸怒叱:「大考就要到了,還有閒工夫看課外書,妳就是太輕忽了才會考不好!」

 

聽爸爸這麼說,大女兒好不容易穩定的情緒重新被挑起,忍不住又飆起淚來。當媽媽的聞聲趕來,對著爸爸皺眉頭:「你脾氣很壞耶!孩子壓力已經夠大了,你還對她這麼兇。」,爸爸很無辜的說:「大考前還在聽音樂、看課外書,根本就不把考試當一回事!上次模擬考之後妳還不是一直罵她太粗心,為什麼妳罵就可以,我說就不行……」。一樁小事件演變成家裡的大衝突,這位媽媽擔憂夫妻失和、孩子受挫,為此苦惱不已。

 

「你為什麼這麼……」、「你自己還不是……」、「我是因為……才……」,像這樣的對話在日常生活中時有耳聞;「待人以嚴、律己以寬」,對自己和對他人有不同的標準,不只是常見的現象,也是人際衝突的一大原因。譬如孩子考得不好一定是他不用心、晚歸一定是因為貪玩;可是父母多半忘了當自己還在青春年少時,我們怎麼樣對自己的爸媽辯稱沒考好是因為題目太難、晚歸是因為碰到久未謀面的好朋友。事實上,這是人性的一部分,只要能夠瞭解就有機會化解。

 

常見的人際盲點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請一群大學生來參加模擬的電視益智問答比賽,依照抽籤決定哪些學生當主考官、哪些當考生,由於主考官可以任意出與本行有關的題目,因此考生答對的機率不會太高;接著請另外一些被請來當觀眾的學生為主考官與考生評分,結果發現,即使觀眾明知道身份是抽籤決定的、這樣的考試不公平,多數的「觀眾」學生仍然認為主考官比考生有學問。

 

一般人總以為自己很理性,會同時考慮一個人的特質和他所面臨的情境,再來推論為什麼這個人會做出某事。研究卻發現,人的理性遠較自己以為的要低許多,特別是在對某個行為做歸因(歸納原因是什麼)時,其實是很容易出現誤差的。上述的實驗結果支持「基本歸因誤差」的存在,也就是說,人們傾向於將別人的行為歸因到性格的因素。

 

另外,「觀眾—演員差異歸因誤差」指的是,一個事件的旁觀者時容易將主角的行為歸因於個人因素,事件的當事人則容易將原因歸為情境因素;譬如當別人遲到時,我們會認為他不負責、不守時,自己遲到則可能怪交通壅塞或被前一個行程耽擱。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瞭解比較多,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而對別人容易只看到當下的行為;另外也可能是因為觀眾自然會將眼光集中在主角身上,而主角的注意力則比較容易集中在環境上。

 

常見的還有「自我目的歸因偏誤」,也就是說一般人在面對成功時傾向歸因於自己的性格因素,失敗時則傾向歸因給情境;表現不佳時認為自己機運不好,表現優異則是因為自己的才華和努力。

 

我們可以這麼做

無論是夫妻或親子之間,一旦能夠體認歸因偏誤的陷阱,就不會一味指責對方的不是,對自己類似的行為卻振振有詞。然而,人際間衝突難免,情緒時理性難得,遵循下列幾個步驟,即使表達不滿,也不至於過度偏頗。

  1. 肯定對方所看到的事實:「你看到孩子在聽音樂、看課外書。」
  2. 反映對方的想法與感受:「你擔心孩子輕忽考試,基測會考不好。」
  3. 引導對方釐清歸因基礎:「你認為孩子經常如此,還是這一次考試的狀況?」
  4. 鼓勵對方理解來龍去脈:「你要不要聽聽看,為什麼我建議孩子今天晚上放鬆一下?」

「人貴自知」不只是一句成語格言,更是一份生活智慧;每個人都有盲點,只要願意突破,就有機會化解衝突,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課程推薦】

【父母學堂】線上課程

More articles

評論 (0)

這篇文章沒有評論。搶先留言!

留下意見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核准才能發表